中国搜铺网讯
对于日前网络上关于东莞樟木头镇政府收不抵债,负责16亿元而濒临破产的质疑,东莞市政府办公室一位官员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不知情”,但他表示,即便樟木头镇政府真的有十几亿负债,也不出奇。
说政府破产,犹如天方夜谭,因为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说地方政府破产,岂不等于是人民埋单,老百姓遭殃。
勿容置疑,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实行土地财政、土地金融政策,聚集了大量资金。在加强城市建设、改善民生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大举推行土地财政、土地金融措施带来的副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随着土地财政的终结,由于大量举债,地方政府庞大的债务逐渐浮出水面。据国家审计署去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全国地方政府有10.7万亿元人民币的负债,其中大部分是银行贷款。
推行土地财政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对抬高房价形成房地产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房价的飙升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严重妨碍公众居住权的实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这种急功近利、不计后果的政绩观,无疑是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其后患无穷。
其实,地方政府财政破产案例并不鲜见。近年来,美国、日本已有多个地方政府因借款数额巨大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前车之鉴,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看来,要防止地方政府破产,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摈弃那种眼睛盯着GDP,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的观念。
其次,严格依法将政府债务管理纳入官员经济责任审计。对那些为炫耀政绩,脱离实际,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劳民伤财的官员不能一走了之,应予以惩处。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政府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府,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久的财富。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