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中心 >> 管理实务 >> 正文内容
  • 银行信贷收紧 成都民间借贷月息翻倍至3%到4%
  • www.3puok.com 2010-12-07 15:31:25 
  • 中国搜铺网

    近三个月来,成都民间借贷成交量直线上升,贷款月息从1%~2%上涨至3%~4%

    时近岁末,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全面收紧,成都的民间借贷市场迎来了火爆场面。

    上周,成都商报记者在走访了部分民间抵押担保、借贷公司后发现,在信贷政策调整以及企业需求量增加的双重刺激q下,民间借贷市场近三个月的成交量直线上升,贷款月息也升高一倍左右。其中,短期小额资金拆借,借款月息已从三个多月前的1%~2%上涨到了目前的3%~4%。

     

    单月业务量环比增两倍

    “最近常有陌生号码往我手机上发短信,内容都是跟资金拆解、贷款、抵押有关……”近三个月,相信不少成都市民都收到过来自不同号码和公司的类似短信。如此高调的宣传借款渠道,民间借贷市场似乎有点热闹。

    上周,成都商报记者从市内多家民间借贷公司了解到,在银行信贷渐收渐紧和企业需求量接连攀升的背景下,民间借贷公司迎来了生意的“火爆”,今年借贷市场的“岁末效应”已提前出现。

    在总府路附近的一家借贷公司里,接待记者的工作人员一刻不停地接听着桌上的两部电话,在接听电话的间歇,她匆匆答复了一句“要想办理业务的话,得等到下周,我们会派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你的。”据该公司的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公司的7名业务员已经忙得“连轴转”,就连周末都在加班接活,“要贷款都得排队”。

    “我们的业务员都在外面跑,每天电话都要打爆了。”在青羊区的一家民间贷款公司里,一位陈姓负责人透露,进入4季度后,无论是借方还是贷方均出现明显增长,仅11月,公司业务量就环比增长了近两倍。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日常统计他们发现,新增的借方主要来自楼市投资资金。从借款用途说,流通、消费类公司年前因备货需求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其他民营企业年末借款主要是用于发放工资、资金结算,建筑工程队缴纳施工保证金也在资金需求里占很大比例。

     

    月息增长近一倍

    李先生在荷花池经营着一家布艺门店,8月底换季时,由于资金周转问题,他从一家民间借贷机构借了10万元的贷款,月息1.7%;但到了11月,李先生准备再次借款18万元用于进货和促销时,却发现月息已经涨到了3%,并且最多只能借10万。李先生给成都商报记者算了笔账:按照借贷10万计算,之前月息 1.7%,借款1个月利息1700元;如果按照月息3%计算,1个月要支付利息3000元。“这才三个月,利息就涨了近一倍,真是不敢借了。”

    原来,年末银行信贷收紧,很多中小企业借款无门,急需资金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民间借贷;与此同时,由于央行近期宣布加息,贷款机构也随行就市调整了贷款利率,使民间借贷的月息水涨船高。

    上周成都商报记者以企业主的身份先后致电8家民间借贷公司,有两家表示抵押贷款月息在2%以内外,其余6家则表示,无论是短期拆借资金还是长期借贷,目前月息都已经上调了比例,基本维持在2%~4%。“其中,短期小额资金拆借报息在3%~5%”,而高于一年的长期借贷月息更高。

    一位业内人士也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了这样的现状,他透露,此前一直稳定在1%~2%之间的月息近期大幅飙升,近9成的公司将月息调高到了2.5%~3%左右,个别公司甚至开出了4%的利息。“这些还是有房产抵押的月息,如果是无抵押担保,月息更惊人。”

    而除了正式的民间借贷月息上调外,在中介、担保公司那里表现的“垫资”和“担保金”也出现了上涨势头。“目前,我们已经把贷款垫资的月息提高到了3.6%”,玉林南路一家房产中介的负责人如是说。

     

    跟随央行一起“加息”

    在众多民间借贷公司中,小额贷款公司属于“正规军”,他们的贷款利率一直保持在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以内。在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里,其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央行加息,公司贷款月利也略微提高了一些。同样借款1万元,一个月的利息要增加十几元。”

    他表示,与民间借贷公司动辄2%~3%左右的月息相比,从小贷公司贷款的成本明显要实惠、划算得多,因此对于利率的提高,顾客反应并不大。“业务量依然在稳步增加,现在每个月公司进出款大约在千万元左右。”

    进入第四季度,企业对资金需求迫切,小贷公司生意因之异常火爆。在青羊区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里,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目前市场上的贷款需求的确很大,“加上我们与民间贷款相比有成本上的优势,不少借贷者更愿意走我们这块,业务量增长极快。”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