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银十”已过,但南京楼市的总体成交量却并没有太大起色。江宁、江北等多板块纷纷跳水,而在市场深度观望的情况下,“高台跳水”似乎也无法刺激成交抬头。因此,不仅仅是价格战,不少楼盘开始采取多渠道营销手段以谋求新的出路。由此带来了许多变化:保利、万科、金地、五矿等品牌开发商也纷纷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架,做起了“街头动销”和“短信卖房”的事情。或者转变产品路线,推出“新版本”不断亲近普通刚需客,就连集中开盘卖房似乎也不受欢迎了,小批量突击开盘、平时不断搞团购成为最受欢迎的“开盘模式”。
变化1
开盘方法变了,集中推盘变为平常慢慢卖
“现在集中开盘的做法已经被我们淡化了,接下来可能都不搞了。”日前板桥一家楼盘有关人员对记者这样表示。
以往推盘量越大越能蓄积人气,给市场带来拉动效应,今年却不同,整个10月份全市共计35家楼盘上市7000多套新房源,比9月份的上市量多出将近2000套,但最终的成交量仅有3300多套,多数楼盘虽然使尽力气加推房源,人气也并不算差,但总体成交却只能在三四成左右徘徊。城南一家项目推出200多套房源,最终依靠几次团购活动才成交了一半。
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开发商已经把一次集中推盘视作“白忙活”,而转以更加灵活的开盘策略,其实从九月底开始,持续“挤牙膏”推盘,平时低调开盘,少量突击开盘等现象就已很常见,城东一家高档楼盘下半年几乎每个月就会开盘新推一次,但每次就推出20~40套少量房源,销售也在半数左右,进行得很低调。紫金山板块的另一家洋房项目也是7月份和9月份两次低调小批量推盘。还有个别楼盘拿到销售许可之后就低调开售,基本不搞集中开盘了。
“所以我们考虑,一次性推盘卖出七八十套,那摆在平常慢慢销售,每天也会卖出三四套,加上集中推盘蓄水时间拉长,客户也有流失的风险,倒不如平常抓住到场的客户累积成交更有效。”上述那家楼盘的开发商表示,相信随着市场过冬期的临近,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
变化2
低成本营销吃香,大牌房企也“扫街”发短信
“以往发促销短信的都是一些中小开发商,现在一看手机不得了,都是一些响当当的大牌开发商啦。”一位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平日里也比较忙,并没有什么时间留下来看房,只是偶而关注一下手机里的卖房短信,即便如此,今年他也看出了不小的变化。
发短信、搞动销原本都是中小楼盘的低成本营销策略,但随着抢客大战的愈演愈烈,开发商必须寻求多方位的渠道促进销售,于是连很多品牌开发商如今也变身成了“短信控”、“扫街控”、“微博控”。其中尤其是楼盘短信轰炸让大家感受最深,有购房市民对记者开玩笑公布了自己手机短信里的“大牌名单”:“最多的是五矿、绿地,其次还有苏宁、保利、万科、金地、万达、骋望骊都……”不过他也笑笑说,其实这样多发也有好处:“看一条两条对于这个楼盘不是很了解,天天看,得到的信息基本上跟楼书差不多啦。”
不仅如此,除了短信之外,打电话、发传单“扫街”也被大牌开发商所采纳,在地铁仙林经天路站和仙林中心站,都能看到保利、万科等这些仙林湖大牌楼盘的动销人员散发传单,而在奥体也能看到不少五矿的动销人员在马路上发传单搞登记,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几个月。还有市民表示,以前到一些品牌楼盘看过房,回访电话一般只有一两次,不过现在是每周都会打。
变化3
搞团购、送面积、换“版型”,变着花样贴近刚需
其实,除了少数坚定走高端高价路线的楼盘外,现如今很多中高端楼盘在面临刚需时都要解决如何调整“身架”的问题,上个月江宁的 (论坛)二期搞起了团购活动,最高3个点的优惠幅度看似平常,但累计以前的案场优惠力度则相当大,因为项目此前就有一次性付款按时签约5%,万科老业主总房价1%的优惠,如果参与项目团购累计优惠已超过8%,加上1万至5万不等的抽奖送礼,整体优惠幅度已经高于上次开盘。 (论坛) (论坛)万科金域蓝湾 (论坛)
记者了解到,类似万科金域蓝湾这样的楼盘,为争夺调控下主流的刚需市场,也是颇动脑筋,类似的高端楼盘还有新推“水晶版”房源的朗诗绿色街区,比前一次撬动板桥市场的“自由版”房源推出相隔不到几个月,“换版本”成为朗诗争夺刚需市场的绝招,项目的营销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更换版本就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刚需购房者,业内人士评价说,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比较规避风险的隐藏让利,“既可让利业主,又可以给人一种推出新产品的感觉。营销上很容易把握。”此外,位于都市圈的仙林悦城 (论坛),也是一个调整产品线的项目,开发商透露说,项目原先开发的都是别墅产品,而都市圈市场别墅竞争尤为激烈,下半年的前景难以预计,为此他们也赶紧换思路,做精装修中小户型,吸引了市区不少刚需客,从而挺过了淡市:“幸亏路线变得及时,要不然今年的销售可就难办了。”
“慢熊”楼市步步惊心,
开发商需要多出招
“大家挤在一块打价格战,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难求得共赢,开发商也需要多点突围的机会。”本地一位营销人士表示,原先只要降降价再等待市场回暖,说不定就能熬过冬天,但现在单纯一两个促销方案都不太可能了,为了跑量,什么办法都要想。同时为了规避降价观望、开盘冷场带来的风险,也需要多想其他拉动销售或是实质性让利的办法。
网博机构总经理孙海表示,在满眼尽是降价房的基础上,看的多买的少,买房人购买动机不是很强。所以,看房人并不少,而不敢贸然下手的占多。在名目繁多的开发商促销手段之下,买房人表现得比较淡定,一些降价项目尽管价格诉求貌似很诱人,但是依然门庭冷落。如何避免降价带来的“熊市效应”是一个难题,然而接下来的四季度开发商除了面对市场转冷,资金链紧张等问题之外,还面临全年利润结算,成本结算等压力,回笼资金显得尤为紧迫。
“既要甩包袱,又要维护市场信心,对于一些品牌企业来说,将要来临的这一轮漫长过冬也很艰难。”在更多的业内人士看来,眼下这种乱战的市场局面也是楼市深度调整的一个反映,如果即将来临的是较长的楼市冬天,那么中小企业或楼盘还是趁早降价跑路,而开发量比较大的品牌企业,则需要尽量扩展市场,拉拢更多需求,在降价让利的同时还要维护客户入市的信心,以缓解过冬压力。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