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3puok.com 2009-12-26 11:42:35
- 2006年的笔记本市场最吸引人眼球的几个关键词就是降价、双核和问题电池。降价是一个延续了几年的基调,只不过在今年被贯彻的更加彻底;双核成为了今年市场的新宠,从CPU厂商和笔记本厂商对其大力宣传就能看出来;问题电池可以说是今年市场的一个平地惊雷,惊了用户,也轰了厂商,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赛迪顾问对2006年市场的回顾中将进行详细盘点,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赛迪顾问对2006年1-10月笔记本销量监测的情况。从数据来看,笔记本电脑销售增长迅速,与厂商价格的调整是紧密相关的。2006年1-10月,中国笔记本市场销售量为329.8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40.6%。
图1 2004-2006年(1-10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销量与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12
从2006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可以看出,消费类市场依然是增长最快的,一些抓住消费者需求的厂商,在这个领域收获颇丰,比如推出针对学生、游戏玩家等消费群体的促销活动。行业方面,中小企业采购不断增加,大型企业采购份额相对减少,由于中小企业采购的自主性更强,选择的品牌也更多,因此各厂商在行业方面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具体而言,2006年笔记本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降价带动市场需求增长
回顾2006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很多厂商和渠道商的反映都是很难,不是愁卖不出去产品,而是价格越打越低,利润空间不断缩小,赚钱越来越难了。去年笔记本产品的价格已经在持续走低了,今年更是全线降价,经销商打广告常用的就是“国际品牌,国产价格”。许多大品牌都陆续推出了5000元以下的产品,消费类市场主流产品的价格都集中在6000-8000元,只有高端行业用户的产品价位稍微偏高。产品价格的降低,自然会带动需求的增长,很多消费者的采购意愿已经由购买台式机转为笔记本,这对于笔记本产品的普及是有利的。
2、双核促进产品发展
2006年,笔记本电脑市场正式步入双核计算时代,Intel、AMD对双核产品的推广力度都非常大,厂商对双核产品也非常支持,到三季度,双核产品的销售比例已经达到一半以上。由于AMD的合作伙伴不断增加,而且对双核的推广也早于Intel,使得AMD在笔记本市场的份额比2005年同期有了提升。从而使得Intel和AMD的双核之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也促使Intel64位处理器产品在2006年三季度全面面世,使得笔记本产品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3、产品个性化,宽屏逐渐成主流
进入2006年后,厂商都高举“个性化”大旗,可见厂商意识到突破同质化、走差异化道路已经成为厂商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寻找笔记本电脑的下一个卖点,已经成为厂商十分关心的地方。从用户需求来看,在笔记本电脑的内在性能越来越强的同时,很多消费者更加关心笔记本电脑的外在造型、颜色等能个性化的因素。从过去的三个季度可以看出,宽屏笔记本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消费类市场的主流。
图2 2006年前三季度中国笔记本电脑不同显示屏尺寸销量构成比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6,12
4、采购渠道更加多元化
在消费类产品市场,传统卖场依然是用户采购的重要途径,不过,3C卖场、商场和网上直销也成为一些用户购买的渠道。最近一两年才兴起的电视购物、在金融机构分期付款购买等采购方式也正在不断进入用户的视野,虽然这些新的方式还有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也成为了厂商销售的一个突破点。随着行业市场中小企业采购需求在不断增加,行业采购渠道也变得多样化,很多地方电子卖场成为中小企业的首选,而不是传统的行业采购或者是招投标采购,这与很多企业采购数量少、采购时间灵活多变、性价比要求高是紧密相关的。
5、促销更具针对性
厂商对产品的促销已经不只是在春节、五一、国庆和暑期等大假、长假进行,而是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吸引眼球的时间进行促销,中西情人节、父母亲节等一律不放过,而且都推出有针对性的促销产品和方式。虽然说降价和赠品依然是市场活动主要形式,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厂商的市场活动逐渐由大范围促销向具体型号采用不同促销手段转变,促销活动更具针对性。
6、质量和服务成为浮华背后的阴影
从二季度以来,一直传出几大品牌笔记本频频爆炸的新闻,随后戴尔、苹果、东芝、富士通、索尼、日立、松下、联想等众多厂商宣布回收索尼电池。问题电池成为2006年笔记本市场的一个焦点话题。除了电池问题,今年笔记本市场还浮现出其他的问题,比如实际配置和宣传不一致,售后服务差,消费者维权遭遇双重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都与目前厂商大肆做市场宣传、树立品牌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利润日益走低的今天,很多销售方利用降低配件成本和售后成本赢利,这样也就引出了火热销售背后的不和谐之处。虽然阴影只是一部分,但是已经引起消费者的重视。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笔记本电脑正在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展望未来几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赛迪顾问认为,市场即将由发展期步入成熟期,价格战等现象将不再是厂商的重要卖点,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将成为主题。在此,赛迪顾问对2007年及未来三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作出如下预测:
1、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将成为成熟市场的主导
以价格带动需求是处于发展期市场的一种竞争方式,这种方式在成熟市场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和应用的创新。成熟市场的用户关注的将是产品的性能和应用,这一时期价格将逐渐稳定。
2、厂商将展开区域重点渠道的争夺战
三四级区域市场是笔记本厂商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而在区域具有影响力的渠道商是有限的,未来厂商对合作渠道的开发将成为重点,厂商对销售渠道的把握对决定区域市场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
3、个性需求促进定制化发展
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只是停留在使用上,对细节的要求逐渐增加,标准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些细分市场的应用需求促进厂商对定制化产品的研制。随着厂商对多样性需求的重视,定制化产品将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4、64位处理时代面临考验
随着芯片厂商64位产品的发布,微软Vista处理器终于在年底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虽然说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具有绝对的发言权,而且合作伙伴都纷纷支持,但是运行Vista需要的高配置、占用较高资源、软硬件兼容等问题还是可能会让计划购买64位处理器的笔记本用户将计划推迟。
5、闪存在低容量领域的优势增大
与HDD相比,闪存具有抗震性好,能耗低,可靠性高,读取数据速度快,运行更安静的优点,对笔记本外观、重量、功耗等方面的改善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闪存硬盘目前普及还面临着成本价格的障碍。在未来几年,较低容量的笔记本装载闪存将成为趋势。
6、消费类市场仍将是市场主要拉力
笔记本电脑价格已经下降到一定程度,对家用台式机市场的冲击很大,尤其是学生市场,随着三四级市场的开拓,消费类笔记本市场依然是市场发展的主要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