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05年底,全国上网电脑近5000万台,其中正规、非正规网吧共拥有1000万台上网电脑,占上网电脑总数的20%。网吧与家庭、单位等各种上网场所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一机多人用,二是营业时间长。笔者分析认为,网吧用20%的上网电脑为全国互联网带来了40%以上的网民和网络流量。
网吧集中了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如果可以善用这里的资源,不但可以为网站带来巨大的访问量,同时也是一个便捷的推广渠道,它将深刻影响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
目前网吧广告代理存在的问题
网吧广告市场诞生于2003年左右,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在各地中心城市均有一些网吧广告的代理公司。但他们有两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思路有误,通过安装软件进行广告监控、管理。然而他们提供的软件稳定性和兼容性不足,给网吧经营带来很大不便;
二、公司实力有限,往往连本地的网吧广告市场都无法占领,更无力整合全国的网吧广告资源。没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网吧广告也就没有了价值。可以说目前网吧广告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极少有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大公司对它更是几乎无人问津。在这里酷讯是一个例外。
酷讯是较早利用网吧广告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笔者了解到,酷讯正在租用国内一些城市大型网吧的电脑浏览器首页,公开的价格是每台电脑一个月一元钱。这样一来,一个100台电脑的网吧,该公司每年需向其支出1200元的广告费,但至少会带来12万人次的访问量,也就是说每次的展示费低于1分。该公司收获的是真实的访问量和知名度的迅速提高,而对于网吧经营者来说,这样的一笔额外收入也是他们乐于接受的。
默认页比门户、搜索更靠近用户
按这个价格计算全国网吧电脑浏览器默认页总的租金,1000万台网吧电脑全年租金约为1.2亿人民币。假如可以签约70-80%的网吧,将默认页指向同一个网站,那么这个网站每天将会有3000万以上的真实访问量。
而一但开拓了网吧这个渠道后,新的网络服务或网络软件都可以借助它进行迅速而有效的推广。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开发了一套与windows功能类似的操作系统,就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在全国网吧进行推广。
家电经销商国美、苏宁凭借更贴近终端用户取胜,而互联网最有价值的终端就是拥有40%网民的网吧。网吧电脑浏览器的默认页是比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更靠近用户的一环,传奇般的hao123就是借助网吧而迅速成功的,然而至今全国十几万家网吧所拥有的广告资源仍然被忽视,谁能占领它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赚钱点 20%的电脑贡献40%的流量
网吧用20%的电脑贡献40%的流量
看了CNNIC每年进行的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后,我认为有些统计数据不够全面,没有反映真实情况。具体体现在2006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中的2.2.2节,中国网民主要上网地点。
数据表
该节的数据表明,中国网民把家庭、工作场所、网吧、学校、公共场所、其他场所作为主要上网地点的比例是:家庭 工作场所 网吧 学校 公共场所 其他场所70.5% 37.6% 27.0% 19.0% 0.8% 0.1%从这张表可以看出网吧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远远低于家庭和工作场所。由于报告并没有针对各种上网地点进行进一步分析,所以认为如果仅凭这一组数字,网吧在全国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会被大大弱化。下面谈谈我的分析。
先举一组数字。全国网民总数11100万,全国上网电脑近5000万台,其中网吧电脑1000万台(全国12万家正规网吧和非正规网吧总数应在1000万台左右),其它所有上网电脑4000万台。这些数字是公认数字。网吧在所有上网地点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一机多人用;二是营业时间长。
1.一机多人用
为了保证盈利,网吧的电脑数量与网民数量的比例大概在1:4到1:5之间,那么1000万台网吧电脑所拥有的网民数量是4000-5000万之间。而家庭电脑往往一机一人用或是一机两人用,工作场所和学校的电脑一般是一机一人用,并且很多人会同时拥有家庭电脑和工作场所的电脑,这就形成了多机一人用。所以除网吧外其他场所的电脑数量与网民数量的比例大概在1:1到1:2左右,4000万台电脑所拥有的网民数量是8000万之间。
就可以得出:占所有上网电脑总数20%的网吧电脑,所拥有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40%左右;其它上网方式80%的电脑所拥有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0%左右。
2.营业时间长
网吧每天的营业时间有16个小时,考虑到通宵营业和早晨的生意谈期,拉平按每天开机8小时计算,1000万台网吧电脑每天的上网时长是8000万个小时。而家庭电脑每天开机时间平均1-6小时,单位电脑每天开机时长8小时,但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真正上网时间很少。各种方式平均按每日上网3小时计算,4000万台其它电脑每天的上网时长是12000万个小时。
可以得出:20%的网吧电脑的上网时长占所有电脑总上网时长的40%左右,80%的其它上网电脑的上网时长仅占60%左右。
综合以上两个分析,可以得出最后结论:网吧用20%的电脑为全国互联网的发展贡献了40%以上的网民和网络流量。
注:由于笔者并没有进行过具体调查,除了公认的数字外,其它数字都为个人的经验估计。我使用过家庭、工作单位、网吧等场所的电脑,对各个场所比较了解,最终结论与真实情况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